<p id="npnrp"></p>
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npnrp"><del id="npnrp"><dfn id="npnrp"></dfn></del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npnrp"><mark id="npnrp"><thead id="npnrp"></thead></mark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npnrp"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npnrp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npnrp"><cite id="npnrp"><progress id="npnrp"></progress></cite></p><p id="npnrp"><cite id="npnrp"></cite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站首頁 > 新聞媒體 > 行業新聞 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G將給物聯網產業帶來的機遇 意義又是什么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-07-24 20:23:30   來源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 5G 網絡建設大上快上的意義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G網絡建設的必要性,是與很多人談起5G時被人質疑最多的點,一些大眾觀點認為 4G 這才剛用上沒兩年,而且4G網絡的速度已經達到幾十甚至百Mbps級別了,高清視頻、直播都沒什么障礙了,作為消費者已經別無所求,還需要這么快就對網絡升級,花巨資建設5G網絡嗎?5G網絡是需求驅動還是概念炒作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首先,這里可能有一些誤區,就是5G網絡相對于4G只是網絡傳輸速度的進一步提升,其實網速的進一步提升只是5G的特性之一,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特性。個人認為,5G的三大特性主要為速度更快、時延更小、連接更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速度上可以達到4G的百倍,也就是Gbps級別,例如可以使對帶寬要求極高的VR/AR在移動端能夠成為現實;在時延上可以由4G時代的10ms級別縮短到1ms級別。大部分人可能對時延感受不深,舉個簡單的例子,手里拿個筆記本電腦,從手中落地的時間已經是幾十ms了。未來的網絡應用中,對網絡時延的要求已經不簡單是語音或圖像有沒有延遲的要求,在車聯網、遠程移動醫療等應用場景中,都對網絡的時延要求極高,幾毫秒都有可能是人命關天的大事;在連接上,5G主要面向的是萬物互聯的環境,網絡面對的是數以萬億級的連接數,遠遠大于3G/4G時代。5G網絡要面對的是萬物互聯時代的已知或未知的應用沖擊。人類對通信的需求是無止境的,從烽火臺、信件、電話、Email、IM、視頻,再到未來的AR/VR,科技的發展和溝通的欲望相互促進,不斷迸發、產生新的通信交流形式,未來的應用場景從來不是想象出來的,當她真的站到你面前時,你總是覺得猝不及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,通信領域的更新換代不僅僅是運營商的事,而是關系到上下游龐大的產業鏈,包括上游的 芯片 、中游的系統設備/ 光通信 /運營支撐系統、下游的智能終端,乃至與“通道”之上的各種應用息息相關。通信是少有的能在幾年內帶動萬億級投資規模的行業,目前能想到的也僅有房地產和汽車工業能與之規模相當。根據信息通信研究院《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》的預測,到2030年5G有望帶動中國直接經濟產出6.3萬億、經濟增加值2.9萬億、就業機會800萬個。往更近一點說,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在未來七年內預計投入達到1800億美金,而2013-2020年他們在4G網絡投入了1170億美金。因此,我們看到工信部無比捉急的在推動5G和物聯網的建設,5G產業對于拉動產業投資、就業等都具有重大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,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回望通信行業的發展,在2G時代中國在技術上完全沒有發言權,在3G時代開始在標準上有所建樹并形成了代表中國的TD-S CDMA 標準(雖然最后比較失敗),而在4G時代中國已經成為國際通信行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,通信設備企業世界四強中,華為、中興獨占兩強,加起來占有50%以上的整體市場規模。但不可忽視的是,我們在芯片等領域與歐美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,2016年中興通訊所面臨的美國商務部的禁令充分說明了這一點。再次基礎上我們就更有充分的理由在5G上不惜一切代價走在世界的前列,并帶動芯片等產業鏈上下游快速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,個人認為無論從行業應用需求,還是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, 5G 都必須上,而且是要大上快上。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5G網絡會帶來哪些投資機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一個產業的投資機會,賣方研報總是喜歡列出一張大大的表格,把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幾十個上市公司都列出來,做為概念股或受益股來推薦。這并沒有什么問題,但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并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,我們沒有精力去深研其中每一個個股,也沒有財力去覆蓋足夠多的標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,5G雖然今年叫得很熱鬧,各種消息也很多,但真正能在2017甚至2018年受益的領域并不多,5G正式全面商用大概在2020年,其實還早著呢,但個人認為值得提前關注的領域包括以下幾個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 光通信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5G網絡相比 4G 網絡, 基站 的密度更加密集,對 光纖光纜 的需求量會更大。今年5月份美國運營商Verizon已經與康寧和Prysmian簽訂了13億美金的 光纖 光纜 合同,主要用于5G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。市場總是擔心光通信行業的周期性,認為當4G網絡建設接近尾聲、移動有線寬帶也接近飽和,光通信行業的低谷將來臨。個人對光通信領域仍持有樂觀態度,按照目前的態勢,2018年國內就很可能會開展Pre 5G、5G試驗網的建設,而5G基礎網絡的大規模建設也會一觸即發,接棒后延續至少3年的持續繁榮是可期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通信產業鏈包括了 光器件 、 光模塊 、光纖光纜等,個人目前持續跟蹤的主要是中際裝備(高速光模塊龍頭)、亨通光電(線纜棒/海纜/大數據全產業鏈服務商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物聯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,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將接近300億左右。物聯網市場規模預期在2020年前將以每年16.9%的速度增長,全球物聯網市場到2020年將增長至1.7萬億美元。物聯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,這里也不做過多闡述,度娘上能找到足夠多的軟硬文章,至少大部分人可以認可,無論如何物聯網都是一個目前值得關注和跟蹤的投資領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聯網和5G既有相關性,又具有獨立性。一句話概括,物聯網應用的支撐是5G網絡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,但物聯網又不一定完全依賴5G網絡,目前物聯網的主流標準包括LoRa、NB-IoT、eMTC、SigFox,都是低功耗廣域網的技術標準,其中LoRa、SigFox是工作在非授權頻段的技術,而NB-IoT、eMTC是基于運營商網絡的物聯網方案,個人認為至少在我國是不大可能采用非標的廣域網組網方案的。而無論NB-IoT還是eMTC雖然在技術上有所差異,但未來都有可能納入5G的演進方案中。好吧,簡單點說,最近吵得熱火朝天的NB-IoT或者eMTC,我們都可以認為是5G物聯網解決方案的“前傳”,所以可以歸于5G來探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于物聯網,個人比較關注兩個領域: 芯片 和控制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從一份互聯網上拿到的表格看,NB-IoT 芯片 上,華為海思、中興微電子的量產計劃與高通、Intel基本在同一個時間窗口,華為海思Boudica 120(2017Q2)、中興微RoseFinch7100(2017Q3)、高通MDM9206(2017Q2)、Intel XMM7115(2017Q2)、RDA RDA8909(2017Q4)。這也是為什么工信部、運營商如此力推NB-IoT的原因之一。其中A股的中興通訊是個人持續關注的企業,當然中興通訊在物聯網產業鏈上部署的不僅僅是芯片這一個環節,飽受2016年美國官司罰金之苦的中興,在 5G 、物聯網的風口上能否崛起呢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外一個領域是智能控制器,物聯網要實現物與物的連接、人與物的連接,但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人對物、物對物的智能控制,而智能控制器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拓邦股份、和而泰都是個人重點關注的標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大數據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萬物互聯帶來的是連接的爆炸,同時也會帶來數據的爆炸,人工智能歸根結底是大數據的支撐,個人認為在5G和物聯網時代,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將會得到更加廣闊的拓展,而且數據用于物,更少了一些隱私安全的羈絆。當然,由于屬于應用層面,相比于基礎網絡建設與運營,大數據基于5G/物聯網的應用展開、受益,可能需要等待的時間要長一些。在這個領域內,由于個人把能力圈限定于通信領域,目前持續關注的是東方國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網絡安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物聯網時代,能夠成為黑客們的突破點的已經不僅僅是電腦了,入侵對象可以是一個攝像頭,也可以是是一個掃地機器人,甚至是一個聯網的燈泡。而網絡安全的危害也不簡簡單單是破壞你電腦數據這么簡單,很難想象你的汽車在行進過程中被人入侵控制帶來的后果…….因此對于網絡安全廠商,撲面而來的是更加棘手的問題,當然也是更加廣闊的市場,目前個人持續跟蹤的是啟明星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其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然沾上“5G”、“物聯網”概念的上市公司非常多,概念這回事,硬說有就有,有時候換個公司名,群眾就會覺得有概念,你上哪兒說理去。但企業能否真正從“概念”中賺到錢就是另一回事,而能否從“概念”中持續賺到更多的錢,我覺得才是和投資強相關的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第一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物聯網更該是安全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欄目
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npnrp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npnrp"><del id="npnrp"><dfn id="npnrp"></dfn></del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npnrp"><mark id="npnrp"><thead id="npnrp"></thead></mark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ruby id="npnrp"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npnrp"></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npnrp"><cite id="npnrp"><progress id="npnrp"></progress></cite></p><p id="npnrp"><cite id="npnrp"></cite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欧美精品